
大容量洗衣机底座模具的热流道设计
发布时间:
2023-02-11 17:33
大容量洗衣机底座模具的热流道设计兰州长风机器厂(甘肃兰州730070)邓红英?摘要?论述了热流道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加热控制系统的配置,并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。
型腔模技术1.斜导柱固定块2.斜导柱3.斜滑块4.垫块5.热流道板6.定位销7.浇口套8.定位圈9.定模板10.分流道11.支承块12.堵头13.螺塞14.上支脚15.定模座板1塑件分析材料为PP塑料,收缩率1.5,塑件体积大,形状复杂,上面有许多难以注射满的狭窄筋,侧壁还有需要抽芯的孔。塑件除了本身的几何形状精度要求外,还要与洗衣机其它零部件配合,精度要求高。由于是表面零件,外观要求美观光洁,年产量约为40万件。
2模具结构根据塑件的结构特点,模具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。动模、定模均采用了镶拼式,便于加工成型筋的深槽,利于抛光。侧壁上的孔采用外抽。为使此类大型薄壁、窄筋制件能够顺利成型,模具经分析采用了先进的热流道技术,它成型周期短,生产效率高,又节约材料。
3热流道系统设计料点采用了平衡式王字形6点进料。模具工作时,塑料熔体从机床喷嘴经浇口套进入热流道板,然后一分为六经过6个分流道进入型腔成型。热流道模具对热流道系统各个区域的温度变化很敏感,温度的变化举足轻重,稍有偏差,就生产不出合格零件,因此,加热元件的安装及温控点的定位十分重要。
经过认真分析,底座模具的热流道系统采用外加热式,热流道板上的加热元件为加热块,分流道上的加热元件为加热圈,测温元件为螺纹热电偶,为了便于调节温度,每个分流道上设一个温控点,分别由一路温度控制器件控制,热流道板上则安置了两个温控点,各控制一半加热元件。这样,整个模具的热流道系统共有8个点测温,8路控制,一一对应,8个温控仪分别指示各点的温度, 8块电流表分别反映各路加热器件的功率。整个控制系统简单明了,操作方便,加热元件如有损坏或接线不好均可从温控器上直接反映出来,查找问题和维修十分方便。
4热流道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4.1热流道的设计与加工密封圈与流道板之间的配合关系,流道板呈王字形,用45钢制造,厚度70mm ,宽度60mm.热流道板上的流道均为10mm孔,流道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。值得注意的是:水平分流道与6个垂直分流道的连接部分要光滑过渡,不能有死角,以防在不光滑的流道和死角处沉积塑料,当长时间受热会产生分解、变色,随同下一次的注射进入型腔后影响产品质量。
热流道板上流道的加工工艺是:在卧式镗床上1、5.紫铜垫片2.浇口套3.热流道板4.堵头6.螺塞先把所有水平分流道用一般钻头加工到一定长度,然后用球形刀加工到尺寸要求,并进行抛光,之后把所有水平分流道用堵头、紫铜垫片、螺塞堵死,最后用球刀直接加工垂直分流道。这样虽然加工麻烦,但避免了因沉积塑料而影响制件表面质量问题。
4.2分流道组合体设计成,二者之间用M 20mm螺纹连接,支承块上端有5mm×0.25mm的圆环起封料作用。起初在此仍采用图6所示的紫铜垫片封料,但由于紫铜弹性差,更换一次加热元件或拆卸一次热流道系统必须重新更换垫片,在后来的修模中更换为图5中的支承块,效果很好。分流道板下端10mm与定模上安装分流道板的定位孔成H7/h7配合,流道的下端必须设计长度大于15mm的顺锥度,以保证在脱模时将进料口处的凝料带出,以免影响下一次注射。
1.支承块2.分流道板1.支承块2.紫铜垫片3.分流道板5热流道系统的安装与模具的连接及定位1.热流道板2.分流道3.支承块4.
紫铜垫片5.浇口套6.加热圈7.堵头8.螺塞9.加热块抗旱管挤压模的优化设计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(黑龙江哈尔滨150060)王丽巍赵惠欣郭淑兰?摘要?介绍了抗旱管的挤压工艺,对挤压模的分流模结构提出了3种方案,并进行了优化设计,提高了模具的寿命。
意图。整个热流道系统的安装以及与模具之间的连接步骤如下:(1)在热流道板上安装加热块、垫块、定位销、热电偶。
(2)在热流道板上安装浇口套。注意:在热流道板上放好紫铜密封垫,靠螺纹连接,旋紧力使紫铜垫片变形起封料作用(此处一般不拆卸,仍用紫铜垫片)。浇口套不设加热圈,靠热流道板传递热量。
(3)把6个组合好的分流道板装上加热圈、热电偶,装入定模板上相应的浇口定位孔中。
(4)把第1步安装好的流道板组合件利用下端的2个定位销安装在定模上,并与第3步安装好的分流道支承块接触,注意支承块高度一定要比流道板上安装的下垫块高0.2~0.25mm ,以保证接触面压紧。然后用6个M 12mm螺钉紧固,用力均匀,固定可靠,否则会造成此处溢料,损坏加热元件的线路。
(5)装好热流道系统后把所有的导线梳理整齐,接在插座相应的位置上,并用线卡把梳理好的线卡好,然后将插座安装在模外,以便与温度控制器连接,最后盖上定模座板装配完毕。
1.定位销2.螺钉3.热流道板4.下垫块6结束语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,该模具热流道系统设计是成功的,它不仅为我厂自制热流道模具奠定了基础,还建立了一定的系统模式。随着热流道技术的日益发展,相信我厂采用热流道模具的数量会进一步提高,技术也会进一步发展。
1引言近年来农村抗旱管材需求量较大,我厂为了抓住机遇,于1996年末开始组织专人对市场进行开发,决定研制抗旱管。由于管壁薄,用户急需产品,所以从模具设计、制造、生产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,取得了成功。1997年销售抗旱管材158757kg ,1998年销售300600kg ,质量达到了国家技术标准要求,满足了用户需要。
2挤压工艺及工艺流程2.1挤压工艺参数设备:20000kN油压机
设计,热流,分流,加热,模具,系统,紫铜,定位,元件,支承